首页

艾彩视频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9 01:02:50 作者:(寻味中华丨非遗)广府曲艺迎端午,一敲一击唱龙舟 浏览量:39501

  中新社佛山5月28日电 题:广府曲艺迎端午,一敲一击唱龙舟

 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

  夜幕降临,广东佛山顺德杏坛商业街转角处,龙舟说唱代表性传承人梁章来开启Freestyle(即兴说唱),只听他用粤语唱出“人人都话凤城美食夸哪哪,想知道点解,就听我说根芽......”,声腔短促,跌宕起伏,诙谐有趣,迅速吸引不少人围观。

  在梁章来的背后,竖着一面龙舟说唱“帅旗”和两面三角旗,其右侧摆放着用木棍支撑的木雕龙舟——龙舟说唱的标志。他胸前挂着小锣和小鼓,在一敲一击中,演绎了《凤城美食·夸哪哪》《落叶归根》《巨变》等曲目。

5月4日晚,龙舟说唱代表性传承人梁章来开展演出。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

  今年近70岁的梁章来,已开展龙舟说唱40多年。“在我小时候,逢年过节‘龙舟公’会走街串巷唱龙舟,我每次都听得很入迷,觉得说唱中的历史故事很有趣。”到了20多岁,他和师傅学习龙舟说唱技艺,凭着一股热情坚持演出至今。

  龙舟说唱,又称为“龙舟歌”或“唱龙舟”,是广东地区著名的曲艺品种之一,始于清乾隆年间,由民间变木鱼歌腔调而创,始于顺德,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。其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已故岭南民俗学者叶春生曾在著作《广府民俗》中,提到两种龙舟说唱起源说法,其中一说是清乾隆年间,由一个顺德县的破落大户子弟首创。这一说法被普遍接受。而木雕龙舟则是龙舟说唱独特的表演“行头”。多名传承人称,并非仅在端午节或扒龙舟时才进行龙舟说唱演出,日常一天也可唱龙舟。

  与现代说唱相比,龙舟说唱更具仪式感,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,作间歇伴奏吟唱。曲目有些以木鱼书改唱,有些是艺人自编自唱,内容广泛。腔调简朴流畅,富有乡土气息,宜于叙事抒情。

木雕龙舟是龙舟说唱的标志。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

  顺德是如今为数不多仍能听到龙舟说唱的地方之一。在20世纪50年代,顺德茶楼酒肆、社庙、当地人办喜庆事,都会找“龙舟公”助兴。“以前龙舟说唱可以作为谋生的职业,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。现在大家主要当作兴趣爱好。”梁章来说。

  随着时代变迁,龙舟说唱的故事内容逐渐丰富。除了传唱薛仁贵、穆桂英等经典人物故事,传承人们也创作不少作品,比如梁章来的《巨变》讴歌中国社会发展成就;郑崇理的《凤城美食·夸哪哪》,讲述顺德获得“世界美食之都”称号的故事。

  龙舟说唱也真的开始与流行乐跨界合作。比如摇滚乐手张楚在顺德开展田野调查中创作了两首民谣《龙舟调》《秋分》。东莞歌手陈柱权也在其作品中将龙舟说唱与现代说唱结合起来,让人耳目一新。

顺德一公园内的龙舟说唱演出。(资料图,顺德官方供图)

  昔日的顺德“流行曲”,如今正面临传承发展问题。梁章来说,在顺德区杏坛镇龙舟说唱协会,他是倒数第二年轻的传承人,“会唱的人都是老人”。

  据了解,近年来顺德推动龙舟说唱进校园,梁章来也乐于参与指导。顺德杏坛相关部门则开办“民俗民间艺术培训基地”,招募一批学员进行龙舟说唱培训,并编印《龙舟说唱词集》。

  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麦凯奇说:“我们尝试推动龙舟说唱传承人走进人流量巨大的商城、商圈,让本地人和外来人员都听听看看。”

  随着端午节来临,珠三角地区开启龙舟季。5月29日,近百艘龙舟将在佛山顺德勒流龙眼村进行“龙眼点睛”仪式,届时河中进行龙舟竞渡、岸上开展龙舟说唱的盛况将再度上演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文化和旅游部部长会见美国驻华大使

苗伟同样深刻感受到关键核心技术,尤其是颠覆性技术突破对通信行业的重要作用。“面对数字科技向经济社会深度渗透的大趋势,中兴通讯致力于从芯片、器件、材料、算法和架构等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,打造强劲数字引擎。我们也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新技术,坚持目标导向和主动探索‘两条腿走路’,推动公司在底层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。”他说。

青岛:调整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

另一家公司谷歌,在2024年前三个月花了400万美元用于游说。披露信息显示,谷歌专门就TikTok“不卖就禁”法案进行游说,但具体游说内容不详。

中国台湾女演员姬天语:没想到国剧影响力可以这么大

香港4月12日电 (记者 魏华都)受外围不利因素拖累,香港恒生指数12日疲软,收市跌穿17000点。全周计算,恒生指数累计跌0.01%。

称“遭受恶意网络攻击”,美国宣布对伊朗最新制裁

当被问到如何激励下一代足球爱好者时,贝克汉姆说:“我给年轻一代的建议是:努力、努力、不断努力!训练、训练、一直训练!这是最重要的事情。”

成都2024汤尤杯吉祥物“熊嘟嘟”“羽蓉蓉”亮相

因一部电视剧来到上海,而后这里的学习生活又让她留在上海,这便是应惜裕与这座城市的奇妙缘分。应惜裕来自台湾台南,目前是缔诗齿科的一名牙医,2015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求学,完成学业后便留了下来。在台湾时,应惜裕迷上了一部大陆电视剧《爱情公寓》,电视剧中对上海的描绘,建立了她对上海的初印象,并在她心中种下了想到上海看看的种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